当前位置: 育儿网 >  家庭生活 > 二人世界 > 夫妻关系

如何调和父母不同的教育观

本文Tag标签:家庭观点  

  夫妻双方为人父母之后,他们的性别差异在家庭生活中强烈地显现出来,犹如回归到小学时代,第一次意识到异性的思维和行为与自己的是如此不同。父母双方很自然地倾向于用不同的方法教养孩子,而这样做的部分原因便是这些不同之处。不出意料,孩子出生的第一年,双方的冲突越来越多、越来越严重。尽管这些不同常常是挫败、失望以及冲突的核心,但是它们不仅仅给予喜剧演员喜剧表演的材料,同时也为父母双方提供了一个机会,共同创建行为方式的平衡。

  孩子会欣然接受父母的不同之处,迎合它们,并随时随地乐在其中:“当我受伤的时候,妈妈很会安慰我,而爸爸则指导我的游戏活动。”一个孩子,如果有父母双方互补的支持,他会从中受益,培养出一个全能的、弹性的认知、社交以及情感行为模式。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最后就会更健康.更快乐。

  通常,父母在开始育子时会有许多想法:应该怎样育子?为什么在不同的家庭中养育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式?孩子是否应该睡在父母床上?孩子晚上可以哭吗?可以哭多长时间?我们应该请一个毫无亲缘关系的人做保姆吗?育子观念一般建立在个人童年经历的基础上,随着个人后来在这方面的经历和经验而有所改变。没有人会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长大,因此在如何养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就必然会有许多的差异。

  对于育子,父母两人天生就存在差异,同时两人又都具有强烈的愿望,想去做些什么来最大限度挖掘孩子的潜力。这必然会引起在育子的大小决定上父母某种程度的纷争。母亲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更自信、更精于社交,因为她认为害羞是她成长过程中的阻碍;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更灵活、更任劳任怨,因为他自己的刻板刚直让他失去了事业中许多重要的机遇。影响育子的不仅仅是父母各自的过去,他们的婚姻经历同样也会对育子产生影响。父亲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学会表达自己,说出自己想要的,因为他已经厌倦了不断猜测妻子的内心想法;母亲希望自己的儿子在情感上能更敞开、更丰富,因为她的丈夫有时非常沉默。

  父母对孩子情感上的期望并不一定会达成一致。人们把想要改变自身或伴侣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,但往往有些想法你自己都没有认识清楚,更不用说你的伴侣了。意识不到差异而一味地期望伴侣会以你的方式办事,这将时常带来交流的障碍、错误的理解、不能实现的愿望、不断增加的紧张感以及不满和挫败。

  希望能帮助大家意识到:问题之所在正是解决办法的出处,差异正是引向真正的伴侣们永远幸福生活和共同养育子女的通路。

还有疑问吗?请留下您的问题,15分钟内回答您!